大脑是如何认知呢,真的挺简单的东西,但是要写清楚,感觉又好难,因为要寻找最简单的方法跟人讲解,不找到最简单的方法,别人根本读不懂。
脑的认知原谅,是要分两个部分去解读的,一个是数据的标记,一个是指令的判断和执行,用计算机的原理来说,数据的标记,其实就是编程,也就是电脑由人操作完成的编写程序这个步骤,其实我之前只想写写编程这个原理,但是不说执行,感觉别人还是不懂的。
人的大脑是没有固定的判断程序的,也就是脑是没有固定的判断方法,会跟随环境去做判断的,但是大脑是有一个固定的编程规则,人只要看到环境的东西,都会按这个规则来标记,形成一个标记系统,这个标记系统,也就是脑的判断程序,这标记过程,等同于电脑通过人为的编写代码,录入电脑的编程过程,所以我们大脑的判断,是要大脑做出标记之后才能执行,因此,人的认知,是需要学习过后才懂的。
首先,就说这个固定的编程规则,这个固定的编程规则,不管是人还是动物,都是一样的,所有神经系统的大脑,都是这个规则,这规则,是不变的。
在现实中,就有这么个规律:当我们站在一个山头的时候,山上的每棵树木,就是一单元,每块石头,也是一个单元,我们不会认为山上的石头,跟树木是一个整体,不可能认为,石头是树木的一部分,也不会认为,树木是石头的一部分,对吧,因为两者完全就没任何关系!
但是如果我们是坐在飞机上呢,那时候,我们就会说,那是某座山,我们根本就不会说那是某棵树木,某个石头,因为在飞机上,我们根本就看不清山上的这些东西,而我们在飞机上看的时候,其实整个山就是一个整体,这时候,山上的树木,石头,才是关联的,是一个整体。
如果我们是在太空呢?那还能分清楚地球上的每个山头吗?分不清了,我们只能分清楚几个大洲,几个大洋,那时候,一个大洲是一个单元,一个大洋,也是一个单元,可是,如果我们离开了地球,去了火星,在火星上看地球,你还能看清楚哪个大洲、哪个大洋吗?看不清了,那时候,地球是一个单元。
其实这就是大脑的编程规则,也可以说,这就是大脑对信息的多重标记方法,为什么大脑要用这种多重的标记方法,就跟我们看立体电影一样,多个角度,才能看得更全面,才能呈现立体感,而脑,就是要通过这种多层次性,才能用数据表达一个环境的立体空间。
像我们的3d立体电影,3d游戏,其实,那都是两个平面,仅仅就两个平面,而脑要还原环境的所有数据,让这种数据代码,完整的标识出环境的所有东西,那么,这个数据模型,就一定是立体的。
说简单点,数据代码,就是数据模型,在一定的道理上,就跟我们建筑公司的建筑模型一样,用模型来代表立体环境的东西,这个模型就一定要是立体的,如果是一个平面,就无法真实还原这幢楼房的特性,脑是一定要一个立体数据模型来还原环境的信息的。
而脑要做到这种立体感,怎么办,就是从视角差,就跟我们拍3d立体电影那样,两个角度,模仿两只眼睛,就能呈现两个画面,从而产生立体数据,脑就用这种多层次的立体数据差。
为什么智商越高的生物,脑容量越大,就是这原因,因为这种立体视角多重性越多,就越能还原环境的信息,这种立体空间标识,就越清晰,数据的容量就越大。
而且这种立体视角,还还原了数据的尺度,层次关联。
什么叫层次关联,就像狗毛的颜色,分别标记,这属于一个认知层面的信息,然后递推往上,狗毛的属性,又属于一个数据层面,跟狗的叫声、形状、味道等,属于一个数据层面,我们说狗、猫、猪等家畜,这又是一个更高的数据层面。
也正以为这种层级从属关系,我们人就可以知道,从一种味道上,去识别这是哪条狗,从某种叫声,也可以大概识别某条狗,这就是脑的数据标记规则,也就是脑的编程规则。
而且脑的形状,进化到一定的层面,就成了树冠装的,这形状也是吻合这种数据标记结构的,其实很多地方,都可以说明脑的多重认识是怎么来的,规律是怎么样的,从进化论,从生活的视角,从脑识别的从属关系,其实都能读出来的,这种层级标注的方式,应该不深奥吧。
而这种层级关系,还非常简单能标识出数据尺度的,什么叫数据尺度。
就像我们肚子饿,有一点饿,很饿,非常饿,这就是数据尺度,就像我们交朋友,有关系好的,关系一般的,就像我们亲人,有近亲,远亲,这就是这种尺度。
而这,也不是理论,是事实,外面的人不是说,大脑有百分之九十九都没开发,可是,当一个人大脑内层受伤的时候,智商就明显受影响的,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,其实很明显,这种层级标识立体空间,在最底层,也就是大脑表层,是最完整的,也是最全面的,就算少了某一层,其实就跟3d立体电影,少了一维,变成了平面电影一样,该有的,还是一样有,因此,就有人说,大脑百分之九十九没开发,可是事实,脑内层受伤,人会变得特别幼稚,这种识别的层次低了,认知的尺度会很低,就跟小孩子那样,没有长远认知的。
而且之前有个报道:
英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,人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“记忆碎片”组合在一起,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。
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对26名志愿者进行了记忆测试,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他们脑部进行扫描,以观察记忆过程中脑部不同区域的反应。